浪潮之巅读后

浪潮之巅

AT&T公司

贝尔实验室

毁于未适时踏入互联网行业,美国反垄断法以及拆分自己的部门

IBM公司

深蓝

请来冯诺依曼做顾问

IBM个人电脑的退出:

  • IBM做企业级计算机的基因
  • 美国反垄断法
  • 微软的崛起

郭士纳

保守和稳妥的代表

苹果公司

乔布斯:注重技术的同时注重艺术的修养

麦金托什电脑——图形化界面——施乐公司

乔布斯与斯卡利的斗争,乔布斯失败后收购了皮克斯动画

Ipods与iphone度过难关

计算机工业

  • 摩尔定律
  • 安迪-比尔(软件刺激硬件)
  • 反摩尔定律

Intel公司

来自于仙童半导体公司

与摩托罗拉的芯片之争:

  • 两家不同时代的公司
  • CEO格鲁夫比摩托罗拉CEO高尔文更具有管理才能
  • intel比摩托罗拉更加专注于做芯片

错失了移动时代,ARM(RISC)架构的崛起

微软公司

开放平台,让极客们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开发软件

windows3.1 图形化系统

网络浏览器绑定系统打败了网景公司

由于桌面软件的基因问题先后被雅虎和google击败

甲骨文公司

拉里埃里森

收购太阳公司 推出SPARC服务器

企业级数据库服务

公司的成功需要一个好的创始人与领袖

思科公司

博萨卡和勒纳创立思科

CEO钱伯斯

分40%雇员期权(以员工为本)

部门壁垒低,便于不同级别之间的员工进行交流合作(网状企业结构)

公司投资有想法的员工,鼓励创业并收购

诺维格定律(企业长足发展必须开展新的业务)

雅虎公司

杨致远、戴维费罗

互联网门户网站

特里塞缪尔(收购小的搜索引擎公司与广告商公司overture)

科研和开发分家导致技术跟不上google导致被击败

惠普公司

休利特、帕卡特

和斯坦福厂校结合

衰落:中国制造 CEO菲欧丽娜

分离仪器部门 成立安捷伦公司

半导体公司的基因不适合技术创新的业务

摩托罗拉

保罗高尔文

过分注重技术和品质使得商业上的灵活性不足

在商业竞争中,光有技术是不行的

铱星计划破产

硅谷

创业:

  • 创始人精力过人、多面手
  • 找到好的商业模式
  • 有判断力和执行力
  • 外部环境与运气
  • 处理人际关系的软技能
  • 破釜沉舟

创业好的题目:

  • 项目做成就要有现成的市场
  • 商业发展呈几何级数增长
  • 革命性的技术或者商业模式

谷歌

成功关键:

  • 培养团队精神
  • 鼓励不作恶
  • 提高代码质量
  • 注重基础设施
  • 重视国际化

以上是我看完两本浪潮之巅后做的一个笔记,并不全而且很多篇章目前水平有限不能作出合理的解读

吴军博士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平和的,而是像浪潮一样一浪接着一浪,站在浪尖便能引流科技潮流,有很多公司都有过这个机会,有的抓住了,比如微软、谷歌、阿里巴巴,而有的却错失了大好良机,例如摩托罗拉、诺基亚、惠普等,其中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多种多样。

我认为一个科技公司能突出重围,首先得拥有核心技术建立技术壁垒,然后开发良好的商业模式将技术变现,当然这得在当前的市场足够成熟或者需求稳定上升甚至呈将要井喷的状态时。

以上的点虽然是分开描述,但实际实施时却是密不可分,技术壁垒并不是说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冥思苦想得出的一个好点子,创业者应该足够了解当前社会形态下技术的漏洞以及消费者们的痛点,多去做一些尝试,当技术的灵感出现时,商业模式的点子也应该轮廓渐渐清楚,这是我创业暂时没有成功所得出来的一些看法。

创业者特别是技术创业者,在不了解市场时,应切忌闭门造车,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下,应知道自己的同行在做什么,社会的技术走向如何,技术的发展状态又是如何。

2019-06-21 晚


------------- 本文结束  您的支持在下牢记于心 -------------


本文标题:浪潮之巅读后

文章作者:VCzon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2日 - 13:06

最后更新:2019年07月19日 - 01:07

原始链接:https://williamquannigton.github.io/2019/06/22/浪潮之巅读后/

许可协议: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0%